〖周易辩录〗四卷。明杨爵(1493—1549)撰。杨爵字伯珍,一字伯修,号解山。陕西富平人。喜靖八年(1529)进士,授行人。历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卒谥忠介。著有《斛山遗稿》等。《明史》卷二百零九有传。据此书杨爵喜靖二十四年(1545)自序,为杨爵与周怡、刘魁等在狱中讲论《周易》之作,取《易.系辞》“困德之辩”命书名。所释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载上、下经卦辞,然其训解则六爻及《彖传》、《象传》兼及之,其说多以人事为主,颇剀切著明。《明史》杨爵本传作《周易辩说》。有明刊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十二年(1832)刊二卷本。
杨爵(1493—1549年),字伯修,号斛山,陕西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五十七岁。以学行有名。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职。时年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经年不朝;爵上疏极谏,立下诏狱,历五年得释。抵家甫十日,又被逮系狱,三年始还。卒,谥忠介。爵所作诗文,多直抒胸襟。有杨忠介集十三卷,周易辨录四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臣】等謹案:
周易辨録四卷,明楊爵撰。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以上疏極論符瑞下詔獄,繫七年始得釋,事迹具明史本傳。其書前有自序,題嘉靖二十四年乙巳,蓋即其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所作,故取繫辭困德之辨一語為名。明史本傳作周易辨說,其名小異,然藝文志仍作周易辨録,蓋刊本字誤也。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皆兼及之,特不列其文耳。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蓋以正直之操,處杌楻之會,幽居遠念,寄托良深,有未可以經生常義律之者。然自始至終,無一字之怨尤,其所以為純臣歟!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初次点校】:丁不二
【再次点校】:暂无
【点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渊阁)第31册•經部25•易类
陈法撰《易笺》书籍介绍 《易笺》·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法撰。法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其书大旨以为《易》专言人事,故彖爻之辞...
《周易义海撮要》共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
[清]张烈撰《读易日钞》书籍介绍 [清]张烈撰《读易日钞》作者简介 张烈,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字武承,顺天大兴人少聪颖,读书目数行下。约生...
[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介绍 〖易经存疑〗十二卷。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福建同安(今属厦门)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大理评事。历官广东提学...
[清]李光地著《周易观彖》介绍 〖周易观彖〗十二卷。清李光地著。光地生平见《周易折中》。是书惟解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发明《易》理,兼证以《易》象,于数则略...
《仲氏易》书籍介绍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一名甡,字大可,号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萧山人。康熙己未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初,奇龄之兄锡龄邃於《易》...
《大易粹言》主要内容是,南宋方闻一辑。闻一为舒州人。其时,曾种知舒州,命闻一编辑此,以供阅读,种字献之,福建泉州人。〖大易粹言〗十卷。南宋方闻一辑。闻一为舒州(...
点校信息 【初次点校】:丁不二 【再次点校】:暂无 【点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渊阁)第30册•經部24•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周易》的著作。共5卷。...
《周易辨画》清连斗山撰。四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释《易》,专就卦画为之详辨,虽或不免附会之失,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大旨,谓一卦...
《周易本义集成》元熊良辅撰。12卷。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生平不详。此书主要辅翼朱熹《周易本义》,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收入《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