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念字修甫,连江人,生平不详。但据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1573-1619)时造生来看,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约与顾炎武、王船山同时代人。其撰写《易用》六卷,近七万言,是都很值得一读的《易烊专著。《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二十九《易类》,收录此书。纪购于《提要》中说:“祖念学不及其父,而说《易》乃胜其父”。这是对《易用》一书的肯定。《易用》为文,“不载经文,但每卦条论其义,《系辞》、诸《传》则各标章目而诠释之。”其书先己说,后以诸家之说印之。然重点则犹《提要》所云:“每卦之论,皆通交寻理,务以切于人为主,故名曰‘用’。”是讲陈氏说《易》,旨在以《易经》固有义理阐明社会事物发展。故日:“人徒知《易》之有着数卦交也,孰知其为道德义理性命之书乎!”①说《易冲“道德义理性命”,则是他所最关注的问题。一、“物盛则表理也”承不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承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规律性,这是任何一个研究《易经})的人所不能不面对的根本问题。1.“阴阳反对”陈祖念研《易》,看重“义”的观念。其释《坤》顺之德,就着重阐明了这点。如说:《坤》之为道,有顺之德,不容概用。
陈祖念,字修甫,明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之子。学不及于其父,而说《易》则远胜之。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1573-1619)时造生来看,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约与顾炎武、王船山同时代人。其撰写《易用》六卷,近七万言,是很值得一读的易学专著。融合汉宋,不存门户,唯逐爻寻理,切于人事之实用。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易用》六卷,明陳祖念撰。祖念字修甫,連江人,陳第子也。第所著毛詩古奇考、屈宋古音考發明引證,一洗吳棫諸家之謬,于韻學為功。而所作伏羲圖贊,則支離穿鑿,一無可取。祖念學不及其父,而說易乃勝其父。其書不載經文,但每卦條論其義。繫詞諸傳,則各標章目而詮釋之。其每卦之論,皆逐爻尋理,務以切于人為主,故名曰用。前有原序曰:易理無窮,非言之所能盡。故傳注于漢,疏義于唐,議論于宋,日起而日變。而易之用,則隨時隨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則觀象玩詞,動則觀變玩占。聖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傳曰: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言: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熟讀而深玩之,推于事而反于身,則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無所求而不得。事父事君,亦無處而不當。此則致用、利用之義也云云。其序後半佚脱,不知誰作。然一書大旨,具在于斯矣。每卦之末,率總論取象之義,多採互體之說。盖其學于漢儒、宋儒無所偏附云。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初次点校】:丁不二
【再次点校】:暂无
【点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渊阁)第35册•經部29•易类
《执象易注》介绍 本书为网络转载,未找到作者姓名,如您有此佳作版权,还望与我们联系 网址地址:https://www.xshiqi.com/ 《执象易注》目录 ...
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二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学《易》者当以此为主,因取明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所录古今《易》说无...
[宋]蔡渊撰《周易经传训解》书籍介绍 二卷,宋蔡渊著。朱彝尊《经义考》作四卷,佚一卷,存三卷。而此本唯存上、下经,名《周易卦爻经传训解》。董真卿《周易会通》说此...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卷一【上經】:卦畫原始:【附易中冒道】 乾卷二【上經】:坤卷三【上經】: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卷四...
程迥,字可久,初家寧陵之沙隨,後徙餘姚,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嚴陵喻樗。隆興元年舉進士,官德興縣丞,事迹具宋史儒林傳。宋史藝文志載,程迥著《古易占法》,《周易外編...
易翼述信清王又朴撰。十二卷。《诗礼堂全集》本。此书解《易》,专主《十翼》之义,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经传次序,悉依王弼旧本,而冠以读...
[明]胡广等奉敕纂《周易传义大全》介绍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1370—1418)等奉敕纂。胡广字光大,号晃魔,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举进士第...
[宋]趙善譽撰《趙氏易說》书籍介绍 南宋赵善誉撰。善誉字静之。释经之作。是书流传不广, 故 《经义考》 称已佚。今有 《四库全书》据 《永乐大典》辑成本,但缺豫...
[宋]李杞撰《用易詳解》书籍介绍 《用易詳解》共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
[元]吳澄撰《易纂言》 [元]吴澄撰《易纂言》书籍介绍 〖易纂言〗十卷。元吴澄(1249-1333)撰。澄字幼清,号草庐,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