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董真卿(生卒年不详)解说《周易》的著作。15卷。以程、朱《易》说为主,汇集诸家之说,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见解。
全书包括4部分:
①《经传》,编次伏羲、文王、周公之经,而辅以孔子之传。其无经可附之传,则总附于六十四卦之后;
②《集解》,取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夹注于经文之下;
③《附录》,以程氏的《易说》、朱氏的《语录》各续于传文之后;
④《纂注》,取胡一桂的《纂疏》,而增以诸家之说,并各标姓氏,以示区别。如作者自有心得,亦附之于末。
胡氏《纂疏》,坚守朱学门户,体例、释文亦一从朱熹。真卿虽受学胡氏,但却认为诸儒之《易》,途虽殊而归则同,故打破门户之见,仍以传注经,广披博采,兼及象数、义理二家,以持其平,而不专以朱熹为宗,即如苏轼、朱震、林栗之书为朱子所极力排斥,真卿亦录之。所以此书乃是广集前代,特别是宋代不同《易》学流派之说的集大成之作,内容宏阔充实。尤其是作者摒弃学派之争、门户之见的治《易》态度和方法,为后世学者所取。唯其将《彖传》、《大象》附于每卦爻辞之后,与通行注疏颇不一致,受到《四库》馆臣的批评。有明洪武戊辰(1388)务本堂刊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书》亦收入此书。
[明]錢一本撰《像象管見》 [明]錢一本撰《像象管見》书籍简介 〖像象管见〗九卷。明钱一本(1539-1610)撰。此书不取京房、焦赣诸说,又不取陈抟、李之...
《周易辨画》清连斗山撰。四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释《易》,专就卦画为之详辨,虽或不免附会之失,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大旨,谓一卦...
〖易学变通〗六卷。元曾贯撰。贯字传道。江苏泰和人。曾举天历乡试,官绍兴府照磨。元季兵乱,弃官家居,乡人推率义军,战败而殁,著《四书类辨》、《学庸标旨》诸书。是书...
《周易正义》,古代易学著作。南宋初国子监所刻 《周易》 单疏本。为传世孤帙,十四卷全。《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首,三国·魏·王弼和晋·韩康伯均为《易经》...
周易尚氏学内容简介: 《周易尚氏学》是对《周易》包括《易纪》全文的注释。作者继承象数学的传统,认为《易》辞皆观象而累,故重在以象释《易》。除了依据《易傅》所取象...
[唐]史徵撰《周易口诀义》简介 〖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徵撰。史徵,生平不详,据《崇文总目》载,知为河南人,《直斋书录解题》考其为唐或五代人,朱彝尊《经义考》定...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筮仪》一卷,《朱子图说》一卷,[清]牛钮等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内府刻本。半页9行,每行18字。大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
[宋]方寔孫撰《淙山讀周易》点校说明 【初次点校】:丁不二 【再次点校】:暂无 【点校底本】:《钦定四库全书》第19册•經部13•易类 [宋]方寔孫撰《淙山...
《周易本义集成》元熊良辅撰。12卷。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生平不详。此书主要辅翼朱熹《周易本义》,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收入《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
[宋]丁易東撰《周易象義》书籍介绍周易象义:元丁易东撰。十六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据《易》象以明义,故名曰《象义》。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为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