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的方位为正月;商代是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称建丑;周代是以子月(夏历十一月)为正月,称建子。秦代和汉初曾以夏历十月为岁首,自汉武帝实行太初历之后,历代一直以夏历正月(建寅之月)作为岁首。

干支纪年,自东汉章帝(公元85年)颁布之后,一直到清朝都用干支纪年。但是我猜测干支纪年应该最晚在商代,因为十二地支即是十二星宫,太阳分布十二宫已经在商代甚至夏代就有了。按照易经术数古籍的记载,则是黄帝时期的产物。《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就以干支记录年月日时,我预言《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不久会被考古或史志证明将比春秋更早,可能真正是黄帝时期的。

 占星术起源于中国的证据被发现:

一般认为占星术起源于巴比伦或古印度,然而李守力近年查阅了大量文史考古资料,结合自己的易理感悟,发现西方占星术应该是中国人发明的,而且星命学发展到商朝已经是成熟时期。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星命学早在黄帝、尧、舜时代,即有星象之官以观天文而正人事。尧典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舜典曰:“载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在中国商代,天文星象已经十分发达,从刻在甲骨文上的六十甲子可以得到证明。

这块商代的甲骨文上刻有:

0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
0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
0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
0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
0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
0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
0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
0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
0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
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
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
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

下面我们把焦点集中于十二星宫理论:

 我们可以大胆得出一个结论:十二星宫的时间划分与商代相同,古代称十二行宫,又称月将。而且星宫符号竟然有一半以上与甲骨文的写法相似。这说明早在商代或商代以前,东西方就存在文化交流,极有可能西方的占星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