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古圣先贤对名字十分重视,《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他把名字上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足见对名字的认识达到相当程度。现代的父母们同样挖空心思,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名字。

笔者近日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获悉,安吉46万人口中,叫“国庆”的有296人,叫“红兵”的有67人,叫“文革”的有28人,姓名中带“梅”的有7064人。笔者为此还上网查了一下,全国叫“国庆”的人有40多万,这还真不是个小数字。

取名,有历史的烙印

名字,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还有特定的历史烙印。在古代,男人有名和字,有些名人还有号。根据古代礼俗,婴儿出生3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要取“字”,而有成就或有身份的人还有不同的“号”或尊称。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古人的“名”相当于现在的“小名”、“乳名”,所以只有父母或长辈才能叫;“字”则相当于现在的“学名”、“大号”,是同辈之间叫的;“号”则相当于现在的“笔名”,同辈或后辈都可以叫;尊称则一般是晚辈对长辈或后辈对前辈的称呼。另外,古代女性有名字,只不过嫁人之后冠夫家的姓。

有一句话叫论资排辈,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有辈分的区别,这一点从家谱中可以看到,笔者一位朋友的祖父是“望”字辈,父亲是“达”字辈,而他这辈是“相”字辈,他的同辈中人名字中就有“相”字。

还有就是按照命理来取名,根据孩子出生的时间,如果“五行”中缺啥就“补”啥,如果缺木,就在名字中加木或者木字旁,其他也是这样。比如鲁迅的同年玩伴闰土,就是闰年生的,五行缺土,就叫闰土。再一个就是在解放前期,小孩出生的时候,父母给孩子取个小名,比如石头、狗蛋、狗剩、鸭蛋、木头等等英字辈男孩取名,看起来好像在骂人,其实那是大人的寄托,希望孩子的生命跟石头一样坚硬。

有数据显示,我县各个历史时期取名字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比如“解放”、“文革”、“红兵”、“国庆”、“红梅”等等。常见男名排名前三,60年代为军、勇、伟;70年代为勇、军、伟;80年代为伟、磊、勇;90年代为超、伟、涛;00年代为涛、浩、鑫。常见女名排名前三,60年代为秀英、桂英、英;70年代为丽、艳、敏;80年代为静、丽、娟;90年代为静、婷、婷婷;00年代为婷、静、颖。

取名,还受港台剧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港台影视剧,尤其是琼瑶的电视剧在大陆播出,年轻的父母不再根据家族辈分中的字来给孩子取名,而是参照影视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如女孩子取名字喜欢用涵、梓、怡、子、萱、欣、可、嘉、梦、琪等。男孩子取名喜欢用轩、浩、子、宇、然、博、文、涵、皓、昊等。

取名,这些“复姓”你没见过

上官、欧阳、皇甫这些复姓是百家姓中查得到的,如今有些“复姓”却是百家姓中没有的,这点从县户籍管理部门可以证实。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一些家长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往往将父母亲的姓放在一起,然后再是名字,比如父亲姓秦,母亲姓王英字辈男孩取名,给孩子取名“秦王某某”。尽管这类“复姓”不多,但也体现了男女平等,80后、90后、00后年轻人的名字中就有。

尽管汉字有很多,但并不是全部可以用来取名字,所以重名的、同名同姓的人也有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复姓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重名,好记。

既然名字这么重要英字辈男孩取名,所以取名要做到“六忌一便于”。六忌:一忌太易重名,二忌不辨性别,三忌谐音不雅,四忌充满稚气,五忌花枝招展,六忌一字多音;一便于:就是便于书写和认读,避免太生僻的字。为了尽可能避免重名,建议少取两字名,多取三字名,可取四字名。字形要均衡和谐,声调要雅韵动听,寓意要丰富简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