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运用干支纪年法进行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统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个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演变成了“干支表”。“天干”有十个符号,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国《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当十个天干符号和十二个地支符号排五轮之后,可构成六十干支。继续往下排列将恢复原状,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六十年转甲子”也是由此而来。

干支纪年传说始于黄帝时代,但实际上在西汉开始萌芽。王莽是干支纪年的始祖,在东汉时开始正式实行。汉章帝元和二年,朝廷下令在全国统一推行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在上商周得以沿袭,殷墟遗址还曾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很多人都知道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关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代表十二生肖的动物。他们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但是十二地支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二十个小时的对应关系就很少有人能说的清了。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分别是:子时 23:00-01:00、丑时 01:00-03:00、寅时 03:00-05:00、卯时 05:00-07:00、辰时 07:00-09:00、巳时 09:00-11:00、午时 11:00-13:00、未时 13:00-15:00、申时 15:00-17:00、酉时 17:00-19:00、戌时 19:00-21:00、亥时 21:00-23:00。

传统的纪年计算方法,是有一个已知年作为基础的,然后据此往前或往后推算,存在一定难度。有一种简单的干支纪年方法,每个符号都有其对应的数字,我们可以据此很便捷的算出年份。

十天干分别代表的数字为: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的数字为: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0、酉-1、戌-2、亥-3

十二生肖分别代表的数字为:虎-4、牛-5、鼠-6、兔-7、龙-8、蛇-9、马-10、羊-11、猴-0、 鸡-1、狗-2、猪-3。

按干支纪年法推算,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对应天干各符号代表的数字,然后我们用年份除以12,根据余数去比对相应的地支符号和12生肖字,把天干和地支组合到一起,便是干支纪年法下该年对应的名称,对应的生肖字便是生肖纪年。

例如,2006年,6对应的天干是丙,用2006除以12得余数为2,据上述可知,2对应的地支是戌,对应的生肖是狗。所以用干支纪年来说,2006年是丙戌年,狗年。1898年尾数8,对应的天干是戊,用1898除以12得到余数为2,查数得其对应地支为戌,对应生肖为狗。也就是说,1898年是戊戌年,狗年。

利用这个方法能很快的推算出某个年份所对应的干支年,想要熟练使用需要记清楚每个数字对应的天干地支和属相,切忌乱用、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