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的主要规则是什么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我们通常把建筑分为:皇宫建筑、官府建筑、公用建筑、家居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桥梁建筑。

各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风水操作要求。除各种建筑的个性要求外,有着一些共同的主要规则:第一:天、地、人三者合一;第二:阴阳平衡;第三:五行相生。

一、历史以来,勘舆家把时间当作天,把环境空间当作地,把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当作人,通过复杂的操作偏排,把这三者的合理结合作为吉,三者处理得当作为良,反之则为凶;

二、世间万物可分阴阳,山为阴水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窗为阴门为阳、房为阴厅为阳。在建筑风水布局中,要把握好阴阳平衡为吉、不平衡为凶;

三、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建筑中,造型、结构、布局按无行相生为吉、相克为凶的准则,把建筑布局合乎吉利的配置。

建筑风水学探讨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

什么是生气呢?《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

在郭璞之前,风水还有其它名称:形法。《汉书·艺文志》有形法类,其中载录有《宫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此条下注云:"说风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这是它与后世风水的不同之处。"堪舆。堪为天,舆为地。堪又与勘、坎有相通之义。汉代就有了以堪舆为职业的人。《史记-日者列传》有褚先生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可见,堪舆家有择时的职责。

《汉书-艺文志》载有《堪舆金匾》也是说 风水方位之书。此外又有称风水为青囊、青乌、相宅、地理等。

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的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最近台湾学者又提?quot;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看来,风水大有被抬高扶正的趋势。

在论及风水界时,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风水学与建筑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风水学是中国傅毓建筑的灵魂。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

自然的数值比

自然的气息

如何看墓地风水,看阴宅风水_阴宅风水大师教你怎样看墓地风水_古代墓地风水口诀

自然的外形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风水与地球物理学

从地球物理学的观点看,人们所处的地球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这些元素会产生不同方位与强度的地热、磁场、地电物、重力场及各种放射性物质建筑风水的主要规则是什么,加之地表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这些物质与场信息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对周围物体的有形或无形的、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对于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人类,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力。

例如某个点位的地球重力场强度越高,长年生活在这个点位的人就不容易长高。如日本中部地区,中国四川、贵州的一些地方,地球的引力场强度就很高,因此这些地区的人就比较矮小一些。又如某个点位的地层里含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长期居住在这个点位上的人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变异。有的地方由于地质构造异常亦会对人和动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如俄罗斯科学院资深学者鲁德尼克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生长在断裂带的动植物会发生病变。研究人员在贝加尔湖沿岸的舍列霍沃市以及乌兰乌德市等癌症、心血管病高发区进行了地质勘察,发现了这些地区都是地质构造地质断层特别复杂的地区,他们还在圣彼得堡把地质勘探结果与医院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住在地质断层特别复杂地区的人肿瘤病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2-3倍。他们还发现在地层断裂地带的公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其他地区的10倍以上。地质断层还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引起局部地磁变化,这是引起人及动植物的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地域的地质结构比较好,地层中所含的元素对人体和动植物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如欧驯西部的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又如中国的广东、湖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这些地方的某些区域由于地质结构较好,因此,生活在这些地域的人综合素质都很高,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经济发展也较其它地区好。

作为创立传统风水学的中国数百代先哲们,通过数千年的观测、感应测算,判断某个区域或点位是否有利于人的生活、健康和发展。其实。其中许多规律和原理与现代地球物理学是相通的。

现代风水学的内涵和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朴素的科学认识与现代地球物理学知识相互结合,从而探研出风水学中一些看似神秘、玄奥现象的规律性,使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解释,并更好地运用物理学与风水学结合的方法和知识,研究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和各种地球作用力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利害关系和影响力,探索人类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改造、顺应这些自然作用力,找出为人类服务的规律与方法,使人与自然的能量信息形成和谐共振的最佳组合,使人类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适应、优化和发展。

风水与环境景观学

人类生存在自然大环境之中,这种大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和各种组合,形成了各种自然的环境景观。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景观。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很强的有机体,周围环境景观形成的构架、色彩乃至引力、气场等等都会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如苏州园林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

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相互嫁接,不仅研究环境景观的美学规律、建筑学规律和植物学规律,更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景观的结构、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及其场态信息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作用力,从而探索选择和营造出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事业发展的环境景观的科学规律和方法。

传统风水与建筑美学

对称美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和谐美

我国的贤哲是很讲美的,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楚语》对此作了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 ─和谐。

生机美

既然大地犹如人体,那么也就有着人体一样经络和穴位,繁衍生育就是共同所在,生机勃勃也就成为正常(健康)的唯一体现。传统风水认为,选地要选雌雄交合之地,穴乃阴阳交合之区。宋代地理大师蔡元定曾在《发微论》"雌雄篇"中说:"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地理家以雌雄言之,大概不过相待之理,……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经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古人多以此为要,妙然亦天地自然之理也。"说明雌雄交合的地方就是正穴所在,既然大地与人同理,那么,这一雌雄交媾之区的隐喻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曲线美

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两方面。清代袁枚在《与韩绍真书》中写到:"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木之直者无文,木之拳曲盘纡者有文;水之静者无文,水之被风挠激者有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